華為E220數據機GPRS
基於GPRS的報文數據交換使用未使用的蜂巢式網路帶寬傳輸數據。 而作為專門為電話系統設計的語音頻道(或者數據頻道)一旦被報文數據交換使用,將降低可用帶寬,其結果是如果在一個忙碌的電話域內,報文傳輸速度極慢。理論上報文數據交換速度是大約170千位元/秒,而實際速度是30-70千位元/秒。在GPRS的射頻部分的改進,取名為EDGE技術,將支持從20至200千位元/秒的更高速度傳輸。最大數據速率取決於同分時配到的TDMA影格的時槽。因此,數據速率越高,糾錯可靠性就越低。一般來說,連接速度隨著與距離的增加迅速下降。在人口密集的高網路密度城區這倒不是什麼大問題,但是在人口比較少的郊區這就真是問題了。
GPRS class 8 也就是平常所說的4+1。這表示4個時槽用於下行流量,1個時槽用於上行流量。 這樣做是為了優化像WEB瀏覽器這樣的大部分是下載流量的應用。如果用戶閱讀郵件量大於他發送的量,這個也適用。一般來說GPRS手機默認使用 Class 8 來傳輸。
GPRS class 10也就是4+2。4個時槽下行,2個時槽上行。不過同時使用的時槽不能超過5個。 這個方案適用於雙向數據差不多相等的情況下,例如即時消息。
其他存在的級別,包括GPRS class 6 (3+2) 和GPRS class 4 (3+1),只有老設備才使用。有些個別設備能夠做到 4+4 (四個時槽用於上行和下行,最多5個同時工作).這只是工業應用,超過2個上行時槽電磁輻射就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影響[來源請求]。
傳輸速率還依賴於頻道編碼。最佳編碼方案(CS-4)適用於在基地台附近的時候,最差編碼方案(CS-1)用於離基地台比較遠的地方。
使用CS-4 有可能達到每時槽22.8kbps的速度。但是如果使用這個方案,現有網路只能覆蓋一般情況的25%的區域。CS-1能達到9.05 kbit/s 每時槽的速率而且可以覆蓋98%的正常區域。
每一個時間片(timeslot)傳輸一個RLC影格,使用CS4最高達21.4Kbps,但通常情況下使用CS2比較多,RLC層速率為13.4Kbps,折算到IP層11.32Kbps。 從協議封裝來計算開銷,上行傳輸的要大於下行的,這意味著同樣一個時槽,上行的IP層可獲得帶寬要比下行的小一些,例如同樣的CS2編碼方式,上行的IP帶寬只有約10.15Kbps。
種類
下載速率(RLC)
上傳速率
GPRS 4+1
85.6 Kbps
21.4Kbps(class 8 & 10)
GPRS 3+2
64.2 Kbps
42.8Kbps(class 10)
CSD
9.6 Kbps
9.6Kbps
HSCSD
28.8 Kbps
14.4Kbps (2+1)
HSCSD
43.2 Kbps
14.4Kbps (3+1)
需要注意的是,CSD及HSCSD這類服務通常都按使用時間來計費,就像通話時間般。假如要長時進行下載檔案的動作,則會比GPRS優勝,因為在行動電話網路中CSD及HSCSD的優先次序都會比GPRS為高,較少有數據傳輸中斷的情況出現。
GPRS報文數據交換基於數據包。 當使用TCP/IP協議時,每個電話分配到有一個或多個IP位址。 當電話切換扇區或者基地台時,GPRS要暫時存儲轉發數據包到電話里。當因為無線電雜訊干擾導致傳輸暫停和丟包可以由TCP來處理,這將導致臨時的傳輸速率調整。